重阳且茱萸,尽孝岁月里 | 今日重阳

来源:2017-10-28 09:10:28 0评论


《易经》中把“六”定为阴数

把“九”定为阳数

九月九日

日月并阳

两九相重

故曰重阳

丁酉年

九月初九

整合:新华每日电讯


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

重阳  醉花阴  宋 李清照于文华 - 国学唱歌集——中国节日之记忆

重阳节,也叫“重九节”。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化,它早已不只是简单的自然时令,而是变成了一个颇富人情味的节日——


敬老节

据民俗学家考据,

重阳节的文化传统,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。西汉时期的长安近郊就已有九九登高观景的风俗。

魏晋南北朝时,重阳节已被民间普遍重视。《四民月令》中说:“重阳之日,必以糕酒登高眺远,为时宴之游赏,以畅秋志。酒必采茱萸以泛之,既醉而还。”

唐代,重阳节被定为民间节日。明代,皇宫要吃花糕庆祝重阳,皇帝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。清代依旧盛行,沿袭至今。

2006年5月20日,重阳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1

重阳传说

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,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。

相传在东汉时期,汝河有个瘟魔,只要它一出现,家家就有人病倒。

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,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。病愈之后,他辞别妻子和乡亲,决心出去访仙学艺,为民除掉瘟魔。

恒景四处访师寻道,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,终于在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,找到了那个法力无边的仙人。仙人为他的精神所感动,教他降妖剑术,还赠他一把宝剑。

有一天,仙人对恒景说:“明天是九月初九,瘟魔又要出来作恶,你本领已学成,该回去为民除害了”。仙人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,一盅菊花酒,并且密授避邪用法,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。

恒景回到家乡,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,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,一盅菊花酒,做好了降魔的准备。

中午时分,随着几声怪叫,瘟魔冲出汝河。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,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,便戛然止步,脸色突变。

这时,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,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。从此,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。梁人吴均在《续齐谐记》里曾有关于此传说的记载。

后来,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。另外,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,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,双九是生命长久、健康长寿的意思,所以,后来重阳节才被立为敬老节。

2

重阳习俗

登高抒怀

金秋九月,天高气爽,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、健身祛病的目的。晋代诗人谢灵运为重阳登高制作了一种“谢公履”,使登高更为方便。

插茱萸

茱萸雅号“辟邪翁”,古人认为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避难消灾,或将其佩带于臂,或插在头上,或以其作香袋佩带。

饮菊花酒

菊花酒,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、祛灾祈福的“吉祥酒”。 我国酿制菊花酒,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。九月九日这天,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,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,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。

食重阳糕

按照民间习俗吃糕意味着“登高”。在儿时记忆里,重阳糕是平淡日子里让人笑出声的甜。当今的重阳糕,仍无固定品种,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。

祭祖

重九之日,九九相叠,思念亦重重。民间还要举行祭祖活动,登高之际,祭扫祖墓,纪念先人。因而,重阳与除夕、清明、中元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。一些地方有“三月小清明,重九大清明”之说。

3

重阳诗词


秋登兰山寄张五

孟浩然

北山白云里,隐者自怡悦。

相望试登高,心飞逐鸟灭。

愁因薄暮起,兴是清秋发。

时见归村人,沙行渡头歇。

天边树若荠,江畔舟如月。

何当载酒来,共醉重阳节。

“九月九日,佩茱萸,食莲耳,饮菊花酒,令长寿。”


九月十日即事

李白

昨日登高罢,今朝更举觞。

菊花何太苦,遭此两重阳?


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

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
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


醉花

李清照

薄雾浓云愁永昼,瑞脑消金兽。

佳节又重阳,玉枕纱厨,半夜凉初透。东篱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盈袖。

莫道不消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

重阳糕

蔡云

篝火鸣机夜作忙,织工一饮登高酒。 依然风雨古重阳,蒸出枣糕满店香。

4

重阳美景

人生易老天难老

岁岁重阳

今又重阳

一年一度秋风劲

不似春光

胜似春光

人情已厌南中苦,

鸿雁那从北地来。

题红叶清流御沟,

赏黄花人醉歌楼。

天长雁影稀,

月落山容瘦。

黄花紫菊傍篱落,

摘菊泛酒爱芳新。

不堪今日望乡意,

强插茱萸随众人。

5

每逢佳节倍思亲

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
重阳佳节,是亲人相聚的节日。

然而,时光之手紧握着刻刀,

在人们身上留下了种种岁月痕迹。

我们渐渐长大,我们的长辈慢慢变老。

你有多久没有关注过他们了?

当我们沉浸在工作、学习、旅游……

沉浸在自己的快乐生活中,

你可曾发现——

我们的父亲母亲、爷爷奶奶,

都和从前不一样了?

虽然岁月的沉淀让他们更从容,

但岁月的痕迹也让他们日渐衰老。

他们脸上和手上逐渐布满了皱纹,

头上的白发也越来越多。

他们的耳朵开始有点背,

打电话总也听不清你说什么。

他们的眼睛开始模糊不清,

看东西总得用放大镜或者戴上老花镜。

他们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了我们,

岁月却从不善待他们,

曾经年轻潇洒的身影,

如今都成了弯腰倚杖的模样。

岁往月来,忽复九月九。

今日重阳,祝天下老人身体健康!

(来源:新华每日电讯)

责编:小通

编辑:惠民